如何操作无尽的拉格朗日战舰
战舰操作的核心在于理解其功能模块与战术定位。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,战舰分为护卫舰、驱逐舰、巡洋舰、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等类型,每种类型具备独特的武器系统、装甲属性和移动速度。护卫舰通常承担侦察或快速突击任务,而战列巡洋舰则作为主力输出单位。操作前需通过蓝图研究解锁舰船技术,并在军事港口完成强化,优先升级主炮、防护罩和引擎系统。战舰性能提升依赖于技术值积累,可通过战斗、任务或研究蓝图获取。
完整的舰队应包含输出、防御、修复、防空和载机五种定位的舰船,根据战场环境调整比例。例如对抗航母编队需增加防空型舰船比例,而攻坚任务则需要强化前排装甲单位。编队时需注意舰船站位,防御型舰船置于前排吸收伤害,中后排部署高火力单位。移动速度差异会影响整体舰队机动性,建议将高速舰船单独编组用于包夹战术,慢速舰船则组成主力推进部队。
每项指令如移动、攻击或增援均会消耗策略值,需合理规划使用顺序。战斗中舰队会自动锁定敌方前排目标,但可通过包夹战术绕过敌方防线直接攻击中后排单位。防护盾开启时机至关重要,应在承受集火时激活以最大化减伤效果。若战局不利,可通过撤退指令保全舰队,但需注意撤退后舰队将返回原始部署位置。
钢铁、长石等矿石需通过工程舰采集,采矿前需勘探星系资源分布并评估危险等级。制造高级战舰需在造船厂投入大量资源与时间,建议优先保障工程舰数量以维持资源供给。能源设备建设不可忽视,否则会导致战舰无法正常运作。资源点具有共享特性,在多人采集时需防范敌对势力袭击。
战术调整需结合舰船特性与战场环境。巡洋舰在小行星稀疏区无法行动,而战列巡洋舰可借助高能辐射区规避小型舰船骚扰。武器系统存在克制关系,能量武器能有效穿透装甲型战舰护甲。无人机和护航艇作为辅助单位,可干扰敌方攻击或提供区域防空。舰队配置没有固定模板,需根据敌方舰种、地形条件和战略目标动态调整。
后期发展侧重于技术优化与联盟协作。加入联盟可获得资源支援和战术配合,通过共享情报提升作战效率。舰船改装模块能显著改变战斗效能,例如维修无人机模块可增强持续作战能力。科研基地的持续投入能解锁高级舰船技术,但需平衡短期战力与长期发展需求。最终目标是建立具备全面作战能力的舰队体系,在星系争夺中占据主导地位。


